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页 > cdxw > 安居宝

(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|来自商丘的考古发现,追溯五千年文明源头
2024年06月03日 09:30 来源:鲁中网 编辑:admin

  

  中新网商丘8月19日电(记者 袁秀月)在河南,以往提起考古工作,很少有人第一个想起地处豫东平原的商丘。

  历史上,华北平原东部由于黄河多次改道,许多古代遗迹都深埋于厚厚的泥沙之下,因此较之其他地区,这里的考古工作相对滞后,有时甚至给人以“无古可考”“有古难觅”的印象。

  然而,近几年随着永城王庄遗址等的发现,这里的过往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知。

  王庄遗址。袁秀月 摄

  2023年12月,王庄遗址考古队在清理墓葬ⅣM6时,有一个惊喜的发现:墓主人头部规整排列着一组玉面饰,由30余件玉器及绿松石片组成。墓主的左右眼眶处分别覆盖着两件玉璧,玉面饰各组件都带有穿孔,因此推测其原来可能缝缀于布料之上,覆盖在墓主头部。

  王庄遗址2023年项目负责人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朱光华介绍,古人死后下葬时有遮掩面部的习俗,所用之物即称为“覆面”,由于其核心功能在于遮挡眼睛,因此又称“^N目”。王庄遗址ⅣM6出土的玉面饰,显然已具备覆面的核心功能,可以确认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玉覆面。

  有学者认为,玉覆面与金覆面、青铜面具以及汉代的金缕玉衣,极可能在葬俗上一脉相承,王庄遗址玉覆面为后世组合葬玉找到了源头。更重要的是王庄遗址玉覆面具有礼器的性质,这些都反映出东方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与国家形态的萌芽。

  玉覆面示意图

  王庄遗址还发现了一组石圭,与后世的玉圭如出一辙,专家认为这是迄今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“圭”,也具有礼器性质。

  今年3月,王庄遗址入选2023年度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对于商丘而言,王庄遗址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,它是首次在豫东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心聚落,对揭示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、史前社会礼制、探讨中原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。同时,考古证明王庄遗址距今5000多年,再次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。

  王庄出土的瘦长体背壶。袁秀月 摄

  此外,经专家鉴定,王庄出土的四五百件陶器,可以确定为大汶口文化,同时带有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,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、良渚文化等因素。

  “比如王庄出土的瘦长体背壶,形体很像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,但却是一个背壶,融合了中原和东方两个地区的文化特征,目前这种器物在其他遗址还没有发现过。”朱光华说。

  四面八方的文化因素交织融合,汇聚成王庄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,见证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过程。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,中原与周邻文化相融合,多元文化在王庄遗址并存发展,华夏、东夷文化在此碰撞并开花结果。

  王庄出土的文物。袁秀月 摄

  当前,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。朱光华介绍,王庄遗址东西长500米,南北长1300米,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,目前只发掘了墓葬区,还只是“冰山一角”。

  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,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对王庄遗址800平方米发掘面积,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去年发掘的墓葬区,了解墓葬区的边界和分布情况。(完)

【编辑:王yN】

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网注明"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本网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:+86-28-62938795